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火星算不算是死亡了的地球?
本頁主題: 火星算不算是死亡了的地球?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大师兄的救兵


級別:聖騎士 ( 11 )
發帖:1238
威望:410 點
金錢:18387 USD
貢獻:11212 點
註冊:2015-12-15

火星算不算是死亡了的地球?

作者 / 星球研究所火星,或许可以看作是,死去的「另一个地球」。
中国火星探测器「天问一号」正式着陆火星地表,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。

01. 中国航天史上首张清晰的火星地表影像,圆形撞击坑和条状丘陵清晰可见,由天问一号拍摄,图源@国家航天局「天问一号」不但寄托着中国人的星际探索梦想,还要将人类持续了 61 年的火星探索,推向新的高度。

02. 1960-2020 人类火星探测任务汇总,制图@王申雯 / 星球研究所这些探索,已经让火星的面貌变得愈发清晰。
火星与地球几乎同时诞生,形同姊妹,似乎有机会成为「另一个地球」;但如今,地球生机勃勃、活力四射,火星却寒冷干燥、满目荒凉,漫天沙尘将天空染成淡淡的红色,成了一个近乎死去的世界。

03. 2021 年 3 月毅力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表,图源@NASA火星上究竟发生了什么?为何与地球命途迥异?我们又为何要向它不断进发?

04. 夜空中的火星,摄影师@Tea-tia现在,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,系统地了解火星的一生。

01 碰撞时代
大约 46 亿年前,年幼的太阳系里尘埃微粒正在聚集,无数石块、星子、行星胚胎横冲直撞,结合成更大的岩石星球——原始火星就这样诞生了。

05. 火星在太阳系中位置示意,行星间相对位置有调整,标注@郑伯容&汉青 / 星球研究所紧接着,至少 44.8 亿年前,另一个行星胚胎与原始火星相撞,火星的样貌从此大为改变。

06. 火星全球影像,图中的大型沟壑地貌为水手大峡谷,图源@NASA撞击引起了剧烈的岩浆活动,使得火星地势南高北低,南半球以高原地形为主,地壳较厚,北半球以平原地形为主,地壳较薄,人们称之为「地壳二分性」。
请横屏观看
07. 火星地形示意图,火星“海拔”的起点是火星大地水准面,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曲面;在地球上,海洋的大地水准面与海平面重合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此后,一系列大规模撞击事件仍然持续不休,又在南高北低的大背景上制造出一系列巨型撞击坑。
在北半球,若干个巨型撞击坑彼此相近,碰撞产生的熔岩首先在坑底冷却,然后又被泥砂石块逐渐填平,融合成规模惊人的北方大平原。

08. 火星北半球地形示意图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其中,乌托邦平原是火星上得到确认的最大撞击坑,直径超过 3300km。
由于面积过于巨大,登陆其上的人类探测器几乎观察不到任何「坑」的形态,只有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,故而得名「平原」。

09. 1979 年维京 2 号着陆器拍摄的乌托邦平原,乱石上结满白色冰霜,这里也将成为天问一号火星车的着陆地,图源@NASA而在火星南半球,大小不一的撞击坑遍布地表,看起来伤痕累累。

10. 火星南半球地形示意图,可见密集的撞击坑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海拉斯平原是南半球最大的撞击坑,也是火星地表最深的撞击坑,东西长度超过 2500km,南北长度超过 1400km,最大深度超过 7300m,几乎可以「放入」整个青藏高原。

11. 海拉斯平原与青藏高原对比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这些巨型撞击坑主要形成于大约42-37 亿年前,堪称「碰撞时代」的高潮。
但从距今 37 亿年起,巨型撞击坑基本停止产生,中小型撞击事件则取代它们,继续为火星地表增添疤痕。
请横屏观看
12. 好奇号火星车从盖尔撞击坑中央丘陵回望,近景是裸露在地表的古代岩层,从中可以认识撞击坑的演化历史,该撞击坑形成于约 36 亿年前,直径 150km,图源@NASA纵观火星的碰撞时代和随后的历史,火星上产生的撞击坑数量和规模都十分惊人。
其中,直径超过 1000km 的撞击坑已有 5 个得到确认,直径超过 1km 的撞击坑更是超过了 38 万个,远超地球。

13. 火星与地球撞击坑数量对比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在地球上,人们尚未发现直径超过 1000km 的撞击坑。即便是 6500 万年前加速恐龙灭绝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,也仅在墨西哥湾浅海区域留下了直径约 180km 的撞击坑。它是地球第二大的撞击坑,但放在火星上却毫不起眼。

14. 墨西哥希克苏鲁伯撞击坑地形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而地球上已知的最大撞击坑,是位于南非的弗里德堡撞击结构,形成于 20.2 亿年前,原始直径仅有约 300km;如果放在火星上,只能位列第三梯队。

15. 南非弗里德堡撞击坑地形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比火星经历了更少的撞击事件,而是因为地球有着更活跃的地质运动和更频繁的雨雪风霜。二者早已将大量撞击坑「磨平」。
以南非的弗里德堡撞击坑为例,原本 300km 直径的撞击坑,在经过了 20 多亿年的破坏后,仅留下直径约 80km 的中央丘陵区,我们已无法看出它原本的规模。

16. 撞击坑破坏示意,地层抬升会使古老的撞击坑逐渐风化消失,制图@王申雯 / 星球研究所我们能在地球上得见的撞击坑往往非常「新鲜」,而稍稍假以时日,它们同样会被快速「磨平」。
请横屏观看
17. 巴林杰撞击坑,形成于约 5 万年前,直径仅有 1.19km,图源@视觉中国正是这两种力量的强弱差异改变了地球和火星的面貌,在火星的大部分历史中,地质运动和雨雪风霜并不活跃,不仅使 40 多亿年前的巨型撞击坑得以幸存,更使为数众多的中小撞击坑一并保留。

18. 火星维多利亚撞击坑,直径约 800m,机遇号火星车曾在此工作,图源@NASA但这些或大或小的疤痕,仅仅是碰撞对火星外表的改变,更加深远的改变发生在火星内部,撞击产生的能量,使火星内部变得活跃异常,开启了塑造火星的第二个时代。

02 火山时代
至少 40 亿年前,熔岩开始从火星地下大规模喷出,宣告了火山时代的到来。
请横屏观看
19. 火星火山分布图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在火星的赤道附近,不断喷发的火山令熔岩在地表反复流淌,竟然形成了一个占火星表面积约 25%的巨型火山高原——塔尔西斯火山高原。

20. 塔尔西斯火山高原地形图,火星“海拔”的起点是火星大地水准面,是一个人为定义的曲面;在地球上,海洋的大地水准面与海平面重合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四座海拔 14000m 以上的巨大火山,成为高原的「中流砥柱」,其中西北部的奥林匹斯山海拔达到 21229m,是太阳系中最高大的单体火山。

21. 奥林匹斯山影像,颜色表示海拔,图源@NASA它们远高于地球上任何一座山峰,即使从太平洋海底算起,地球最大的超级火山夏威夷岛,其顶底落差也仅有 9300 米,依然相形见绌。
请横屏观看
22. 火星奥林匹斯山与部分地球山峰对比,制图@汉青 / 星球研究所从宏观的角度,这些火山的庞大体量冠绝整个太阳系,使人类感到陌生甚至恐惧,但从微观的角度,形形色色的火星火山地貌却又与地球的火山地貌颇为相似。
在火星的熔岩平原上,熔岩一边流动一边冷却,堆积出麻绳一样的外观。

23. 埃律西昂平原上的一处火山熔岩,堆积出绳状外观,原图为黑白照片且无比例尺,图源@NASA与地球活火山周围一边流动一边冷却的熔岩,有着类似的外观。

24. 夏威夷熔岩流表面的绳状外观,规模小于上图火星地表的绳状结构,但二者成因类似,图源@视觉中国当熔岩的表面逐渐冷却转入地下的管道流动,还会在火星上形成庞大的地下洞穴体系,极易坍塌成线性峡谷或连续坑洞。

25. 火山熔岩管道形成过程示意,制图@王申雯 / 星球研究所由此产生了蠕虫一般的坑道,或线性排列的椭圆坑洞,广泛分布在火山四周。

26. 火星奥林匹斯山附近的熔岩管道,不同时期喷发产生的管道彼此叠加、切割,坍塌成断续的坑道,原图为黑白照片且无比例尺,图源@NASA而在地球上,冰岛、夏威夷等地也常见类似的火山熔岩管道。

27. 冰岛的古代熔岩管道,地表可见熔岩冷却留下的柱状节理,管道顶部已局部坍塌,图源@视觉中国火星的火山时代大约持续到距今 30 亿年前,从那之后火山喷发变得更加断断续续,规模也大为减小。
如火星北半球的埃律西昂火山区,最近的喷发可能发生在距今 5.3 万年前,但最令人称奇的并非它的年轻,而是它周围类似河道的地貌。

28. 埃律西昂火山区地形图,山坡上的熔岩管道流向低洼地,转化成疑似河道的结构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火山熔岩管道顺坡而下,向山脚的平原延伸开来,逐渐拥有了像河流一样曲折的形态,像河流一般蜿蜒消失,似乎在暗示,火星的火山时代里还隐藏着潺潺的流水。

03 流水时代
在火星诞生之初,水分子与尘埃共同汇聚,大量的水被「封禁」在星球内部的岩石里,在碰撞时代和火山时代,岩浆将水蒸汽不断宣泄到大气,当温度稍稍下降,蒸汽凝结成雨,雨水第一次降落这颗星球,宣告了流水时代的到来。

29. 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后的烟柱,火山喷发不仅产生大量的火山灰,也会将巨量的水蒸汽释放出来,图源@视觉中国迄今为止,人类已经在火星上发现了许多流水时代的实物证据。
2004 年,机遇号火星车发现了「小蓝莓结构」,一种由含铁矿物构成的球状结核,散落在火星撞击坑的地表。

30. 被称作「小蓝莓」的火星含铁矿物结核,由赤铁矿构成,直径若干毫米,图源@NASA它们是火星古代地下水的杰作,与美国犹他州沙漠里散落遍地的「摩奇石球」有着基本相同的成因。

31. 美国犹他州沙漠里的「摩奇石球」,图源@视觉中国在气候湿润的时期,地下水流经地下岩层,一些溶解矿物聚集沉淀,将周围的岩石颗粒粘合成结核。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后,不稳定的钙质结核转变为较稳定的铁质结核,在岩石遭受风化破坏后散落一地。

32. 结核形成与脱落示意,结核是沉积岩中的常见构造,在地球和火星都可以找到,制图@王申雯 / 星球研究所除了古代火星地下水的实物证据,2011 年以来在盖尔撞击坑里探测的好奇号火星车,还找到了许多古代火星地表水流的实物证据。不仅有被流水打磨圆润的卵石,

33. 盖尔撞击坑内高度磨圆的小卵石,形成于河流环境,图源@NASA还有具备特殊纹理的砂岩地层,共同记录了古代奔涌的河流。
请横屏观看
34. 火星盖尔撞击坑砂岩交错层理示意,该处砂岩的纹路即为「交错层理」,是流水堆积砂粒产生的痕迹,底图@NASA,标注@云舞空城&汉青 / 星球研究所在地球的砂岩地层里,记录岩石身世的纹理十分常见,如丹霞地貌的砂岩山体中,常可以找到古代河流留下的纹理。

35. 乐山大佛砂岩交错层理示意,乐山大佛开凿于丹霞山体上,砂岩里可见密集的交错层理,它们是流水堆积砂粒产生的痕迹,摄影师@李琼,标注@云舞空城&汉青 / 星球研究所就这样,人们根据对地球地貌的认识,与火星的地表现象进行对比,推演出属于火星流水时代的溪流汇聚、江河奔涌、波涛拍岸。
大约 40 亿多年前的火星,雨水在高地汇聚,经过树枝一般的溪流网络汇聚成主河道。

36. 陶马西高地南侧的瓦伊格谷河道系统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河流裹挟泥沙继续流淌,在火星高地上切割出壮观的峡谷长度动辄达到数千千米,深度亦常有数千米。

37. 水手谷和卡塞谷地形示意图,部分学者认为,卡塞谷可能由熔岩而非液态水流动产生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当河流流出高地,来到地势低平的平原区后,它们开始在大地上蜿蜒,留下复杂多变的河曲,将泥沙堆积在河道内。
它们转变为岩石后,又从强烈的风化破坏过程里幸存,在地表凸显出来。

38. 伊奥利亚平原的古代火星曲流河道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九曲十八弯的外形,像极了地球上那些曲流河。

39.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莫日格勒河,它是典型的曲流河,摄影师@刘兆明河流继续流淌,在一些低洼的地区汇聚形成湖泊与海洋,泥沙则在岸边堆积成三角洲。

40. 火星杰泽罗撞击坑边缘的三角洲,毅力号火星车正在这里寻找火星古代生命迹象,底图@ESA,标注@汉青 / 星球研究所更多的三角洲则分布在北方大平原周围,似乎在暗示:一个古老的火星海洋,曾占据了流水时代的北半球低地。
而那些大大小小的撞击坑,则成为湖泊的所在地。

41. 火星主要三角洲分布及可能的早期海洋分布图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但不同于地球,火星的江河湖海没有持续到今天。大约 25 亿年前,火星的流水时代逐渐结束,液态水逐渐冻结、消失。
今天的火星上流水几乎不复存在,只有一些残留的水冰分布在部分撞击坑、两极冰盖和地下。

42. 火星北极附近的克洛罗夫撞击坑中残留大量水冰,直径约 82km,图源@ESA究竟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火星经历了碰撞时代的动荡不安、经历了火山时代的烈火熔炉、经历了流水时代的奔流不息,却最终迎来了死亡?

04 死亡时代
我们或许可以从地球与火星的地形差异中获取一些线索。
在地球上,规模巨大的洋中脊和火山链年复一年地喷薄岩浆,将地球内部的物质不断带到地表,更新地球表面的大气、水和岩石。

43. 印尼婆摩罗火山,印度尼西亚的群岛是板块运动产生的火山岛链,火山活动极为频繁,摄影师@Tony Wang延绵数千千米的线性山脉在地质历史中起起落落,共同见证着地球板块运动的生生不息。

44. 太空中俯瞰喜马拉雅山脉,画面左侧为中国方向,右侧为印度方向,图源@NASA但在现代火星上,人们几乎找不到类似的地貌。这里的火山分布零散,缺乏线性的火山链和洋中脊,就连线性的碰撞山脉也几乎不存在,无法证明存在活跃的板块运动。
只有位于水手谷南方,延绵 2000km 的陶马斯高地,呈现出一定的线性特征,不排除是古代火星板块碰撞的痕迹。

45. 火星与地球地形对比,标注了主要线性山地、火山带和洋中脊,制图@郑艺 / 星球研究所或许在 40 多亿年前,火星有过短暂的局部板块运动,但它没有持续到现代,而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火星的身材太过娇小。

46. 地球与火星大小示意,底图@NASA,制图@郑伯容 / 星球研究所在冰冷浩渺的宇宙中,娇小的火星既无法提供足够的放射性元素,在星球内部衰变产生热量,也难以留存碰撞时代遗留的热能,内部冷却程度远甚于地球,以至于无法支持活跃的板块运动。
这一差异改变了两颗星球后来的历史。由于缺少板块运动带来的剧烈地质运动,火星的地表远不如地球这般活跃,古老的撞击坑得以长期存在,穿越 40 多亿年的光阴留存至今。

47. 欧科斯环形山,火星表面最古怪的地貌之一,可能由小行星撞击产生,图源@ESA由于缺少板块的横向运动,源于地幔深处的岩浆在原地喷发堆积,最终形成巨大的火星火山,而不会像地球的夏威夷火山一样,分散成一连串的火山岛。

48. 地球和火星火山喷发示意,是否存在板块运动,是两颗星球火山高度相差悬殊的重要原因,制图@王申雯 / 星球研究所距今约 37 亿年前,或许是因为火星地核温度太低,或许是因为某次撞击事件干扰了地核,火星的全球磁场逐渐消失,太阳风得以直达火星大气层,将大气分子「吹」进太空。

49. 太阳风破坏大气层原理,制图@汉青 / 星球研究所当时间来到距今约 30 亿年前,火星的巨型火山活动渐渐减弱,内部物质难以来到地表,大气层和地表水逐渐失去补充,在随后的岁月里,60%以上的火星大气竟因此消失。
大气愈发稀薄,气压和温度双双下降,液态水冻结在两极附近的地表和地下,偶尔升华产生的水蒸汽也会很快被太阳风破坏带走,从火星消失。
请横屏观看
50. 火星北极冰盖,由水冰和干冰构成,图源@ESA气温继续下降,就连二氧化碳也被冻结,形成厚重的「干冰」冰盖。

51. 火星南极附近的地表干冰实拍,与红色的泥沙混合在一起,图源@NASA狂风在地表呼啸,卷起江河湖海沉积的泥沙,用做摧残岩石的武器。

52. 火星的雅丹地貌,是古代湖泊泥沙被风力破坏的产物,图源@NASA沙漠开始在火星广泛出现,庞大的沙丘在地表蔓延。

53. 火星沙丘,颜色为人工添加的假彩色,图源@NASA火星的死亡时代,从距今 25 亿年前延续至今,整个星球的表面陷入沉寂,只有偶尔飘过的几缕白云,

54. 火星的稀薄云层,由机遇号拍摄,图源@NASA和动辄席卷全球的沙尘暴,依旧保留些许的活力。

55. 2001 年一场全球性的火星沙尘暴,给整个星球都被蒙上一层“沙雾”,由哈勃望远镜拍摄,图源@NASA火星已经几乎死去,所有曾经的动荡与迸发的力量,都已被埋藏在时光的深处。它用自己最残破的姿态迎来了人类的探索。

05 「另一个地球」
人类的火星探索打破了火星持续数十亿年的沉寂。随着人类越发了解火星,并将火星的一生与地球的一生进行对比时,才体会到地球的与众不同。
地球有着足够大的身躯,至今仍维持着活跃的地核运动,产生出强大的磁场,保护着大气层不受太阳风侵袭,以适当的压力和温度,呵护着地表的一切。

56. 冰岛极光,极光是地球磁场将部分太阳风粒子引导至两极附近后,轰击大气层产生的发光效应,摄影师@Tea-tia还有活跃的地幔运动,在超过 36 亿年的时间里维持着生生不息的板块运动,不断重塑地球的表面。
它令高山起落不定,
请横屏观看
57. 远景的喜马拉雅山脉与中景的冈底斯山脉同框,摄影师@孙岩令火山喷涌不息,

58. 2021 年 3 月 19 日起开始喷发的冰岛法格拉达尔火山,图源@视觉中国令江河奔流不止,

59. 新疆伊犁河谷,摄影师@马俊华令海洋汹涌不宁,

60. 冰岛的黑色海滩,白色浪花与黑色沙滩形成鲜明对比,黄色部位是被植被覆盖的小山,摄影师@何炜令地球成为人类生机勃勃的家园,更成为整个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蓝色宝石。

61. 火星轨道上最强大的望远镜 HiRISE 拍摄的地球和月球,可分辨出地球上蓝色的海洋、棕色的陆地和白色的云层,图源@NASA是火星的死气沉沉,衬托了地球的活力四射,是火星的黯然死亡,衬托了地球的生生不息。
从某种意义来说,地球的姊妹星,火星,是人类认识地球的一个里程碑,也是死去的「另一个地球」。
而在经历了 61 年的探索后,火星仍然隐藏着许多奥秘,我们已经获取的火星知识也仍有许多还是科学猜想,等待着今天的我们去继续解读、继续验证、继续与地球进行对比。

62. 2021 年 2 月 19 日,正在降落火星地表的美国毅力号火星车,图源@NASA而在火星之外,太阳系还有着众多的岩石星体,它们也是地球的兄弟姐妹,也与地球有着截然不同的演化故事。
在未来的数十乃至上百年里,人类将会继续探索它们的故事,从中挖掘出更多地球的与众不同。
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,脚下的蓝色地球为什么是人类无与伦比的家园。

63. 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,「天问」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代号,未来还将把我们的视野带向更远的星空,摄影师@Tea-tia全文完,感谢阅读。

本文创作团队
    主笔: @云舞空城编辑:所长图片:潘晨霞地图:郑艺设计:王申雯&汉青审校:牧陆
本文主要参考文献
    [1] Moser, D.E., Arcuri, G.A., Reinhard, D.A. et al. Decline of giant impacts on Mars by 4.48 billion years ago and an early opportunity for habitability. Nat. Geosci. 12, 522–527 (2019).[2] Citron R I, Manga M, Tan E. A hybrid origin of the Martian crustal dichotomy: degree-1 convection antipodal to a giant impact[J].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, 2018, 491: 58-66.[3] Nimmo F, Hart S D, Korycansky D G, et al. Implications of an impact origin for the martian hemispheric dichotomy[J]. Nature, 2008, 453(7199): 1220-1223.[4] Irwin III R P, Watters T R. Geology of the Martian crustal dichotomy boundary: Age, modifications, and implications for modeling efforts[J].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: Planets, 2010, 115(E11).[5] Leone G, Tackley P J, Gerya T V, et al. Three‐dimensional simulations of the southern polar giant impact hypothesis for the origin of the Martian dichotomy[J].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, 2014, 41(24): 8736-8743.[6] Marinova M M, Aharonson O, Asphaug E. Mega-impact formation of the Mars hemispheric dichotomy[J]. Nature, 2008, 453(7199): 1216-1219.[7] Bouvier L C, Costa M M, Connelly J N, et al. Evidence for extremely rapid magma ocean crystallization and crust formation on Mars[J]. Nature, 2018, 558(7711): 586-589.[8] Frey H V. Impact constraints on, and a chronology for, major events in early Mars history[J].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: Planets, 2006, 111(E8).[9] The 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 Centre, EARTH IMPACT DATABASE[10] Frey H V. Impact constraints on, and a chronology for, major events in early Mars history[J].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: Planets, 2006, 111(E8).[11] Robbins S J , Hynek B M . A new global database of Mars impact craters ≥1 km: 1. Database creation, properties, and parameters[J].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Planets, 2012, 117(E5).[12] Therriault A M, Grieve R A F, Reimold W U. Original size of the Vredefort Structure: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Witwatersrand Basin[J]. Meteoritics & Planetary Science, 1997, 32(1): 71-77.[13] Zimbelman J R, Garry W B, Bleacher J E, et al. Volcanism on Mars[M]//The Encyclopedia of Volcanoes. Academic Press, 2015: 717-728.[14] Xiao L, Huang J, Christensen P R, et al. Ancient volcanism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thermal evolution of Mars[J].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, 2012, 323: 9-18.[15] Grott M, Baratoux D, Hauber E, et al. Long-term evolution of the Martian crust-mantle system[J]. Space Science Reviews, 2013, 174(1): 49-111.[16] Orr T R, Bleacher J E, Patrick M R, et al. A sinuous tumulus over an active lava tube at Kīlauea Volcano: Evolution, analogs, and hazard forecasts[J]. Journal of Volcanology and Geothermal Research, 2015, 291: 35-48.[17] Horvath D G, Moitra P, Hamilton C W, et al. Evidence for geologically recent explosive volcanism in Elysium Planitia, Mars[J]. arXiv preprint arXiv:2011.05956, 2020.[18] Yoshida H, Hasegawa H, Katsuta N, et al. Fe-oxide concretions formed by interacting carbonate and acidic waters on Earth and Mars[J]. Science advances, 2018, 4(12): eaau0872.[19] Matsubara Y, Howard A D, Burr D M, et al. River meandering on Earth and Mars: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eolis Dorsa meanders, Mars and possible terrestrial analogs of the Usuktuk River, AK, and the Quinn River, NV[J]. Geomorphology, 2015, 240: 102-120.[20] Di Achille G, Hynek B M. Ancient ocean on Mars supported by global distribution of deltas and valleys[J]. Nature Geoscience, 2010, 3(7): 459-463.[21] Citron R I, Manga M, Hemingway D J. Timing of oceans on Mars from shoreline deformation[J]. Nature, 2018, 555(7698): 643-646.[22] Duran S, Coulthard T J. The Kasei Valles, Mars: a unified record of episodic channel flows and ancient ocean levels[J]. Scientific reports, 2020, 10(1): 1-7.[23] Nahm A L, Schultz R A. Evaluation of the orogenic belt hypothe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Thaumasia Highlands, Mars[J].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: Planets, 2010, 115(E4).[24] Stern R J, Gerya T, Tackley P J. Stagnant lid tectonics: Perspectives from silicate planets, dwarf planets, large moons, and large asteroids[J]. Geoscience Frontiers, 2018, 9(1): 103-119.[25] Palin R M, Santosh M, Cao W, et al. Secular metamorphic change and the onset of plate tectonics[J]. Earth-Science Reviews, 2020: 103172.[26] Mittelholz A, Johnson C L, Feinberg J M, et al. Timing of the martian dynamo: New constraints for a core field 4.5 and 3.7 Ga ago[J]. Science Advances, 2020, 6(18): eaba0513.[27] Day M, Kocurek G. Observations of an aeolian landscape: From surface to orbit in Gale Crater[J]. Icarus, 2016, 280: 37-71.
星球研究所,一群国家地理控,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


赞(13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9-29 17:21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12-24 03:33